从上年第三季度到现在,全世界半导体业生产能力焦虑不安类似不断了一年了,一部分集成ic早已价格上涨三五倍,交货时间长达数十周乃至一年之上,比较严重危害了好几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此次生产能力焦虑不安及价格上涨的全过程中,中国半导体业由于缺乏生产能力,尤其是高档集成ic生产能力,受到的危害更比较严重,集成ic价格上涨产生的盈利都流入了tsmc、三星、高通芯片、NVIDIA、Intel、AMD等企业手上了。
处理半导体材料供货难题,中国的半导体材料生产能力或是匮乏的,必须再次扩张芯片加工基本建设。
“2021全球半导体材料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微结构电子器件学院教授吴汉明也提到了中国集成ic生产能力的难题,他觉得中国还必须再基本建设八个中芯的集成ic生产能力。
中芯现阶段是中国第一大、全世界第五大晶圆代工厂,依据该企业Q1一季度的财务报告,1-3月份等效电路圆晶生产能力是54万片圆晶/月,八个中芯的生产能力便是432万片圆晶/月,一年的集成ic生产能力达到五千万片晶圆之上。
月生产能力超出400万圆晶听上来许多,可是在全世界半导体材料大佬中还算不上浮夸,依据ICinsights的统计分析結果,截止2020年底,三星的月生产能力是306万圆晶/月,tsmc也是有272万圆晶/月,美光、SK海力士、飞利浦分别是193万圆晶/月、179万圆晶/月、160万圆晶/月,加起來超出1000万圆晶/月,他们五家就占了全世界54%的半导体材料生产能力。
由此来看,就算中国的生产能力再增八个中芯的规模,占全世界的总生产能力也就是20%上下,充分考虑别的生产商将来两年也会巨资提高生产能力,这一占比事实上还会继续更低。
在全世界半导体材料销售市场上,中国一个销售市场耗费的市场份额就占到1/3上下,现阶段的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占比是失调的。
暂无任何评论,欢迎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