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书记防疫这一年:累到放声大哭,居民称她“亲爱的孩子”

    #新型冠状肺炎#
      家乡的“年味儿”从嘉兴到了北京,满满当当塞了一个后备箱。
      因为疫情,海淀区小南庄社区书记柳春英已经一年零三个月没有回过老家了,家乡的味道和亲人的关心,对柳春英来说,是这一年最好的犒劳。
      从普通社工到居委会主任再到社区书记,柳春英扎根基层18年,是小南庄社区1500多户居民的“大家长”,工作细碎、操劳,有时还不讨好。2020年,柳春英不仅把解决“老旧难题”、垃圾分类、人口普查、换届选举等社区常规工作做得井然有序,在面对疫情突袭时,她和同事也铆足了劲儿,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柳春英直叹,“比往年忙了好几倍”。
      苦累心酸虽都有,但居民一句“等到岁月静好乌云散,我不忘那刻骨铭心的艰辛”的夸赞让柳春英心里发甜。
      2021年春节,是柳春英的第二个“留守年”,她时刻准备着。
      老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天刚过,柳春英的爱人从浙江嘉兴老家探亲返回北京,大包小包的东西一趟一趟往楼上拎,不必说,这是把“年味儿”带回来了。
      柳春英逐一解开袋子,里面有爸爸亲手做的八宝鸭,家里特制的套肠,嘉兴风味的烧卖、汤圆、糖糕。一边馋得要流口水,一边忙不迭地解开下一个袋子,满满当当的油菜、芹菜把她逗乐了,“这是怕我在北京买不到菜吗?” 隔天一吃,柳春英发现,家人亲手种出的蔬菜竟是甜滋滋的。
      被塞满的汽车后备厢里除了吃食,还有几大包衣服。
      48岁的柳春英已经习惯,每年春节回老家穿一身哥哥和嫂子从里到外给她张罗的新衣,一点也不会见外和推辞,在对衣服的审美上,她和兄嫂有一种天然的默契。2020年春节没能回家,兄嫂把置办好的衣服留着,加上今年的新衣一起给她带到了北京。
      把吃穿用度拎回家后,爱人又从兜里掏出两个红包,这是柳春英父母给24岁外孙的压岁钱。在老人眼中,再大也还是小孩,钱塞进红包,红红火火,祝福孩子茁壮长大。
      东西还没看过瘾,柳春英接了个电话,放下手里的糖糕,急匆匆出门去了单位。
      1月22日下午5点多,柳春英接到街道社区防控小组电话,社区被排查出“次密接”人员。挂断电话后,她立马通知该住户留在家里别动,紧接着打电话通知消杀人员上门对其家里、楼道、楼下生活垃圾桶附近进行消杀。由于“次密接”者是孕妇和儿童,符合进行居家隔离的条件,柳春英又赶紧通知街道核酸检测人员上门取样。动作一气呵成,全部做完也就不到一个小时
  • 2021年02月02日 19时15分来自 日新微博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