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多种食品涉疫,“物传人”会存在吗?

    #新型冠状肺炎#
      记者:李纯
      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而言,山东涉疫奶枣事件近来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相关专家在受访时表示,外防输入不只有“人”,也包括“物”。需严格做好进口物品特别是食品的检疫、消毒工作,防止病从“口”入。
      首先聚焦此次事件本身。1月18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关于进口乳清粉检测阳性的通报,称其中10吨乳清粉销往了山东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1日晚,山东省枣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该公司相关奶枣产品及环境样本核酸检测为阳性,且部分涉疫奶枣产品已经流入市场。
      除枣庄外,另有济南、烟台、菏泽、滨州、德州等山东省内城市发布了涉疫奶枣的处置情况或通报。除个别涉疫产品的样品呈阳性结果外,其余产品、相关接触人员和外部环境均为阴性。密切接触人员同时施行居家隔离观察。
      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天津、陕西、浙江、安徽、贵州、河南、黑龙江、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在涉及奶枣样品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2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市场监管局近期向24个外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告知函。根据回访反馈,目前该批产品所有流入地涉及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常言道“病从口入”。关于此次涉疫奶枣事件,最核心的关切之一便是,涉疫食品会否致人感染?
      对此,山东省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域首席专家雷杰表示,经专家组综合研判认为,本次核酸检测结果是这一批次的乳清粉原料检出阳性,这批涉疫奶枣所携带的新冠病毒较大可能是核酸片段或死病毒,几乎不存在活病毒,感染人的可能性极低。
      据知,核酸阳性只能说明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并不足以确定存在有活性、感染性的完整病毒,还是破碎的、无活性的病毒核酸片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还要看病毒污染的量,以及污染的病毒是否具有活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在1月3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表示,观察全国各地对食品特别是进口食品及其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不到万分之一,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上。总体污染量也较低,“因为新冠病毒在食品的表面不会繁殖”。
      各方信息显示,这批涉疫奶枣似乎不会导
  • 2021年02月03日 09时42分来自 日新微博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