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志愿者白冰:守在电话机旁过春节

    #新型冠状肺炎#
      央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记者任梦岩 迟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明天(11日)就是大年三十了,不知道您已经回到了家乡,还是选择了就地过年呢?近一周,疫情防控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已经连续15天下降,河北、北京、黑龙江等地的本轮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这个春节仍然不能放松警惕,仍然会有很多人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用他们的付出守护我们的团圆。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我在疫情防控一线》,10日推出第一篇《哈尔滨志愿者白冰:守在电话机旁过春节》。
      白冰是哈尔滨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在道外区疾控中心当接线员。“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去一线了。因为这个电话24小时都保持开通状态,随时会有居民打电话,基本上是上一个电话刚挂断,下一个电话会打进来。”白冰说。
      近一个月来,白冰负责道外区疾控中心热线电话的夜班时段,晚六点到早九点,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他告诉记者:“说话时间长了,我就会含一片喉片之类的;坐时间长了,腰酸了,我就站起来走两圈。”
      白冰本来是哈尔滨道外区城管局的员工,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技术制药专业。1月份,黑龙江疫情再起,1月15日当天,哈尔滨出现4个中风险地区,他响应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号召,当了志愿者,先在零下20多度的室外组织市民进行核酸检测,之后又去了道外区疾控中心。“因为我曾经也学过一些医药方面的知识,想着结合自己的特长,能为道外区作点贡献。我单位知道我参加志愿者之后,他们非常支持,现在我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接听电话的工作中。”
      本来白冰希望自己学过的医学知识能派上用场,其实电话那头,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和防疫政策有关。比如,咨询外地返回哈尔滨需要哪些手续、核酸检测去哪儿做等。白冰说:“一个电话基本上两三分钟左右就能解答完问题。一个晚上接一二百个都很正常,前半夜会多一些。比如问机场、火车站、高速等一些卡点的咨询电话的;还有比如居民他可能会自报一下自己曾经的行程,比如是否去过一些有风险的地区;还有的问他们所在社区核酸点的电话。”
      白冰说,虽然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道外人,对道外区的小区分布等情况却没那么熟悉,做了快一个月的志愿者后,基本上对方说是哪个小区的,他就能把街道办在哪儿、电话是多少说出来,包括道外区的远郊县。
      为了当志愿者,日常工作停了,同事领导也能理解。家里的事,却还
  • 2021年02月11日 22时09分来自 日新微博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