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正确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 2021年05月21日 21时35分来自  问答库 >> 学历类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