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时间赛跑——山西防疫紧缺物资生产一线见闻

    #疫情防控#
        题:和时间赛跑——山西防疫紧缺物资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魏飚、马晓媛 口罩,当下最紧缺的物资之一。 山西晋城高平市,虽不是口罩生产基地,但当地想方设法,48小时内回复一条生产线、引进落地一条生产线,到达了日产口罩10万只的能力。 2月1日晚间,记者在高平市丹阳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车间看到,切片、点焊、包装……流水线上工人们一派繁忙。身穿防护服、只露出眼睛的工人李富珍看到一只只从机器里“吐”出来的口罩,她说,打心眼里愉快,因为这是在用自己的力气,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现在口罩是紧缺物资,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人停机器不停。”这家企业负责人李俊文说,为了尽可能提高产量,工厂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排班制度。 这是一条闲置10年的口罩生产线。2009年,企业上马一条可日产口罩5万只的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原因,一直没有投入生产。眼下,各地急需医疗防护物资,考虑到这家企业拥有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生产设施,高平市决议回复这条生产线。通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特事特办,2天之内解决了生产口罩的原原料、技术、资质等难题。 在回复一条口罩生产线的同时。高平市还协调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外购回了一条全主动口罩生产线。24小时之内完成了原原料采购、设施安装调试、试生产等环节。2日上午,3万只口罩已经送往运城市万荣县进行辐照灭菌。 防控疫情,分秒必争。在距离高平300公里的太原,中国兵器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滤毒罐厂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1500多平方米的大车间里,一条80多米长的U型传送带缓缓滑动,近60名工人围着这条生产线操作,下料、装药、振动、装配、排灰、检测、喷漆、包装……一连串工序下来,一个可用于专业防疫面罩的滤毒罐就发生了。 “疫情发生后,厂里一发通知,我们就都来加班了,没人有怨言。”装配工人史崇富手下活计没停,对记者说,现在厂里每天早上7点就开工,一直干到晚上7点,遇到任务重的时刻还会干得更晚。“我们累点儿没啥,就为了这次疫情能早点过去,大家都能过回正常日子。” 滤毒罐厂厂长刘运涛告诉记者,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防护用具生产企业,当前公司生产的滤毒罐和专业面罩基本都供应了武汉等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用于专业防疫人员进入高风险地区时的防护。“我们正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力争提供更多急需的防护用具。” 防疫物资紧缺也使得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在阳
  • 2020年02月03日 11时38分来自 手机端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