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石家庄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新型冠状肺炎#
      保温度 提速度 增精度——探访石家庄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1月12日起,河北省石家庄市全面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如何有效避免出现信息重复录入、登记出错、群众排长队等候等问题?记者实地探访石家庄市内部分小区,现场了解社区闭环管理及核酸检测情况。
      12日一早,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路街道上河原著小区,已经有不少居民在小区地下车库有序排队等候。
      “为避免居民在寒风中等候,我们将检测地点移到了地下车库,并设置了多个检测点,设计好居民从等候、登记、检测、离开的具体路线。”赵陵铺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崔会芹告诉记者,在第二轮检测中,对居民按楼栋号分批次进行检测。一栋楼的居民检测完毕,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才会通知下一栋楼的居民前来检测。
      到当天中午,该小区已经完成近2000名普通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地下车库通风条件较好,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定时对车库内进行消杀,确保检测环境安全。
      记者了解到,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启动以来,石家庄市立足精准、快速、安全、高效的要求,依托“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化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有效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围绕信息化核酸检测,石家庄全市共设置采样点13114个,开展线上线下培训50余场次、培训采样医务人员和志愿者40161人。同时,石家庄还出台《全员核酸检测阳性检测结果处理机制》《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反馈推送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石家庄市第二轮检测在地点选择上有所调整,有高层的小区将检测点安排在地下车库,一些多层小区在社区广场搭建帐篷,有室内礼堂的小区全力做好空气流通……通过合理设置检测地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实现了保温度、提速度、增精度。
      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广安街道名门华都社区,医护人员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扫描证件、另一人则熟练地进行咽拭子采样,整个过程仅需几十秒。在现场,医护人员还收到不少小朋友送上的手工折花祝福。
      “首轮检测的时候,我们第一天从早上忙到晚上8点多,才完成了2200人的样本采集。今天到中午,就完成了2000人份。”负责名门华都社区检测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六科护士长赵青说,速度加快得益于一款名为“标本采集”的手机应用程序。
      赵青向记者现场演示该程序,只要扫描居民身份证,居民的姓名、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等
  • 2021年01月13日 22时36分来自 日新微博
  • 评论 0
  • 手机玩微博

    手机版 手机端
    Powered by 日新微博 © 2018 - 2020 日新网